日前,浙江省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统筹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提高耕地生产能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加快构建“多田套合”、集聚高效、共美共富“金字塔”型农用地结构,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实施意见》要求,坚决稳住耕地总量,带数量、带图斑、带位置分解下达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管。完善“人防+技防”耕地保护体系。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制和村级巡查员责任体系,将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村、人、地块。迭代升级“耕地智保”场景,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
《实施意见》提出,通过实施耕地功能恢复、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多田套合”、“林耕置换”、土地综合整治等措施,统筹耕地、林地等其他农用地保护利用,推动山上换山下、小田变大田、分散变集中。实行耕地耕作层表土剥离制度,落实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制度。优化耕地质量保护建设投入机制,省、市、县财政要为提升耕地质量提供资金保障。
为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实施意见》强调,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等政策,稳妥有序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永续利用,巧妙留空留白,科学适度保留点状用地,既满足当下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布局建设的用地空间和生态空间,也为“诗画浙江”预留更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