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述谋发展见行动”活动开展以来,自然资源部将其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生动品牌,推动全系统党支部、党员强化政治引领,推进“四个融合”,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途中勇担使命、书写答卷。
擦亮政治底色,增强支部政治功能
政治建设是支部党建的根与魂。部系统各党支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基固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国土绿化、海洋强国建设等重要论述,深切感悟其中蕴含的战略智慧、为民情怀,精准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责的工作举措,走好“第一方阵”、当好“三个表率”,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北京局督察五室负责对内蒙古督察工作,在该党支部书记章波看来,“讲政治是具体的”,要紧紧把握党中央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紧扣“三北”工程、粮食安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方针开展工作,在“四个融合”中推动自然资源督察转型,与国家林草局内蒙古专员办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拓展林草耕一体化督察,听取地方诉求和意见,调研“三北”工程与耕地保护统筹等问题,提出实行差别化的造林工程调查规则等工作建议。
“学论述谋发展见行动,就要把学习成果用于服务‘国之大者’,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行动。”部信息中心党员王熙介绍,她和团队矢志攻坚,就是让关乎国计民生的自然资源“家底”都清晰呈现在“一张图”上,把零散数据变为精准图景,将规划蓝图落到治理实处,高效支撑“四个融合”,服务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政治引领力是科研工作的“指南针”。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航空物探应用技术研究所党支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瞄准关键技术攻关,研制的航空重力仪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重力梯度测量技术打破国外垄断,航磁测量实现了全系列自主保障,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力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要在深学细悟中铸牢政治忠诚。”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党支部党员胡宪奇表示,要在工作中反复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入思考地质工作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马当先,发挥基础性、先行性作用,为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添砖加瓦。
部国土整治中心党员周妍是“山水工程”核心技术支撑团队成员。她表示,“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不仅标志着中国从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伟力的生动体现。
聚焦中心工作,党建业务融合共进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是有机统一的,支部党建工作抓好了,业务工作就有了坚强的政治保证。部系统各党支部积极推进党建和业务融合,高标准完成中心工作和日常业务。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数据管理中心党支部实施“三融三同”,即目标融合,党建业务同部署;过程融合,党建业务同落实;成效融合,党建业务同考核。“我们党支部名字中有‘数’字,反映出海洋大数据业务背后的政治意义。”该党支部书记梁建峰介绍,团队持续攻关大数据技术,发布海洋云和中国全球海洋融合数据集,全力支撑“一张图”建设,不断筑牢海洋数据资源底座。
不动产登记关乎群众重大财产权益,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党支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登记为民的行动自觉,出台政策举措,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办不了证的情况,坚持“群众无过错即办证”,累计推动化解2300多万套房屋办证难题;推动2300多个县市实现“交房即交证”,让群众在拿到新房钥匙的同时领到“红本本”;着眼“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深化“跨省通办”,把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办理时间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让群众办证越来越便捷。
航遥中心航空物探应用技术研究所党支部坚持党建与科研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把抓重大科研任务落实作为“磨刀石”,锻炼优秀青年人才,强化关键技术攻关,通过加强卫星应用、无人机研发,提高艰险地区地质填图和野外查证效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推动调查信息化,推动地质调查范式变革。
“我们始终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检验政治理论学习成果的标准。”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党支部党员苏锐介绍,在处理“千年鸟道”盗猎问题等重大问题中,党员协调安排暗访组、督察组、包保组,会商公安、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制定完善《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等,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提升能力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为持续提升组织力战斗力,各“四强”党支部结合实际探索形成务实管用、具有特色的党支部工作方法,班子带头改进作风、严格纪律,带头担当作为、增强本领,打造了团结拼搏、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面对事业转型、技术迭代、职工思想多元并存状况,部第一航测遥感院遥感室党支部以“精准对标职工诉求的细心、不达目标不松劲的恒心、力促单位发展的公心”的“三心”工作法,带强党员队伍。以“公心”铸魂,把准发展方向,针对理论学习碎片化,建立“系统研学+专题研讨+点评检验”机制,深刻理解“为国测绘”的政治意义;以“恒心”筑基,锻造攻坚堡垒,支委当好领头雁,让懂业务者抓党建、抓党建者促业务,近两年牵头攻关6项技术成果,获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表彰;以“细心”润心,构建幸福生态,把职工满意度作为工作“试金石”,把党建成效最终体现在职工获得感与项目完成度的双提升上。
督察工作一线作战长,各派驻地方督察局突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每次驻点督察均成立临时党支部,在基层锤炼党性。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成都局党员邓卫军表示,发扬斗争精神,敢于碰硬,是督察工作者安身立命之本;守牢廉洁底线,严明勤廉,是做好督察工作的根本保障。作为处室负责同志,他以身作则,带领同志们深悟“我们在监督别人,别人也在监督我们”,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督察工作纪律“十不准”,当好新时代自然资源督察工作尖兵。
确权登记主战场在市县、在窗口。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党支部持之以恒提升组织力,抓基层打基础,部署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让作风硬起来、队伍强起来、登记人美起来。近年来,建设全国登记人员信息库、警示案例库,以案说法教育引导登记队伍干成事、不出事;努力擦亮“党建+不动产登记”品牌,指导各地组建党员先锋队3300余个,设置党员先锋岗7000余个,带动登记服务水平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挺膺担当练本领,在攻坚克难中锤炼党性
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成党员。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勇于担当,本领过硬,成为团队攻坚克难的“硬保障”。
“生态修复是野外科学,也是攻坚工程,来不得半点虚功,必须深入现场,一切从实际出发。”周妍团队在四川若尔盖调研时,有的同志高原反应严重,头痛欲裂,但为了获取一手数据,边吸氧边工作,这些奋斗历程成为他们支撑“山水工程”路上最深刻的印记。
中国林科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党员们常年野外餐风露宿,既在实验室里钻研“真理论”,更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防沙治沙的“硬办法”,荒漠化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室卢琦同志作为林科院首席科学家获得2024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一次海试中,我和党支部书记一起执行下潜任务。这个潜次水下步骤繁杂,需要和水面密切配合,书记用实际行动给我上了一次生动党课,使我更深入理解载人深潜精神: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担当、无条件相信队友的团结协作,功成不必在我的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不竭动力。”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张奕和大家分享道,今年我国首次在北极冰区实现载人深潜,将推动载人深潜由“全海深”向“全海域”突破。每一次下潜、每一次攻坚,都是在践行“党叫干啥就干啥,党叫去哪就去哪”的政治忠诚。
党员们表示,即将开启的“十五五”征程,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只争朝夕、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挑战,积极为美丽中国建设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