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当前不仅要减少“碳源”的排放,还应该推进“碳汇”建设,进一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湿地保护、农田保护和海洋管理,增强生态系统自然碳库的固碳能力,以及碳汇潜力和吸碳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内蒙古自治区主委董恒宇——我国的碳汇概念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汇体系,建立自己的碳汇会计和碳汇交易规则,参与标准规则的制定,在关于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碳汇交易的国际谈判中掌握主动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江泽慧——气象部门要与林业部门联手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与湿地可持续管理生态学机制和固碳减排增汇机制以及林业碳汇的增汇、适应机制、计量监测、造林再造林等关键技术。
致公党中央的提案《培育草原碳汇功能促进农牧民增收》——我国草原的碳汇功能开发潜力非常可观,建议尽快着手建立草原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计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标准,并将草原碳汇功能开发纳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规划之中,在草原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逐步建立和完善草原开发的碳汇交易与生态补偿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兼顾发展空间中,特别要将增加碳汇功能与节能减排兼顾起来,这才是符合国情的科学的发展,也是与发达国家在政治上较量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