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装待发。长城网记者 赵永刚 摄
迎着朝阳满怀信心踏上挑战之旅。长城网记者 赵永刚 摄
一辆自行车,一身骑行服,一瓶水,一罐盐,经过简单的整理,和送行的亲朋好友挥手告别,今天上午9:50,刘建春骑上自行车从石家庄出发,开始了他挑战极限的旅行——“断食骑车”赴上海观看世博会。
十年未动自行车 为支持患病好友决定“断食骑车”赴上海
刘建春,44岁,祖籍河北省沧州,河北电视台录制部高级工程师。他非常推崇断食养生法,曾经粒米未进断食四次。自1999年买汽车之后,11年来他几乎没有骑过自行车,以前也没有长途骑自行车旅游的经历。是什么让他毅然决然地做出了这个令所有人吃惊的决定呢?刘建春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4月7日,他陪好友去医院看病,朋友患心肌动脉堵塞,需作支架手术。看着好友痛苦的表情,想着朋友日后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刘建春决心好好保持自己的健康,他又想到了曾经坚持的断食养生法,并且萌生了一个更富挑战性的想法,“断食骑车”去上海,用实际行动鼓励好友战胜疾病,向他展示断食养生的好处,向世人宣传过低碳生活。
据了解,刘建春曾经历过四次自行断食,最长的一次曾21天没有吃饭,仅靠喝一定的盐水来维持。而既断食又长途骑车做大强度运动,却从未尝试过,他决心做一次新的尝试。
刘建春从产生“断食骑车”去上海的念头,到今天出发,仅仅用了9天的时间。
骑行主题:断食健康行,低碳观世博。长城网记者 赵永刚 摄
骑行路线图
出发现场骑行发烧友临时加入 “疯狂”行为众人感慨
就在刘建春即将出发的时候,一位骑行发烧友的突然加入又引爆了在场市民的热情。这位53岁的王宗仁家住尖岭小区,本是要到市里买东西的他,看到刘建春要骑车去上海,毫不犹豫地回家拿上钱、骑上车加入到了骑行的行列中。
每天就喝这样的矿泉水。长城网记者 赵永刚 摄
每天的营养补充,盐。长城网记者 赵永刚 摄
“我早就有去上海看世博的想法,这回正好和刘老师一起去吧。”王宗仁兴奋地对记者说,“虽然有点仓促,但是我身体好,没问题的。我要走了。再见!”
看着刘建春和刚刚加入的王宗仁远去的背影,大家衷心祝福他们一路顺风,安全返回。
刘建春断食骑行之举受到众多媒体关注。长城网记者 赵永刚 摄
长城网全程跟踪报道。长城网记者 赵永刚 摄
路上行进
断食刚开始就感觉饿 最担心体力恢复
22时40分左右,在衡水湖边,刘建春和记者席地而躺。在谈到首日骑行途中遇到的困难时,刘建春走了神,说到了炒菜吃饭。
“上午11点多就感觉有点饿了,坚持一下就好,现在没事。”刘建春说,“我对自己的胃还是很了解的,以前断食也是这样。”
半路杀出个“陪同者”。长城网记者 赵永刚 摄
刚出发就掉了一次“链子”。长城网记者 赵永刚 摄
小花絮:
半路杀出个“陪同者”
9时50分许,听到刘建春要骑行赴上海观世博,年过五旬的王宗仁匆忙收拾了行李,骑上儿子的公路赛车,带了简单的行李,陪着刘建春就出发了。
刚出发就掉了一次“链子”
4月15日12时左右,刘建春从石家庄出发骑行约70公里后,感觉肚子不舒服,且没带卫生纸,沿途找不到卫生间。一路找来,直到13时许,才找到随行车,解决了这一大难题。据其回忆,可能是出发前一天晚上吃得太多了,还吃了些桃罐头,再加上路上迎风骑行所致。好在经过休整后,身体无恙。
调试公路赛车。长城网记者 赵永刚 摄
骑行中短暂休息。长城网记者 赵永刚 摄
在引人关注又饱受争议的断食骑行这一话题上,刘建春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尝试,引起医学专家对断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关注和研究。
同时,对于能否完成从石家庄到上海的断食低碳之旅,四十四岁的刘建春说,最担心自己体力恢复情况,年纪越大,体力恢复的时间越长。
走哪儿,哪儿关注。长城网记者 赵永刚 摄
逆风行驶太吃力 新购爱车添装备
出发前,没有任何骑行经验的刘建春自行购买了骑行装备。其中,他选购了一辆适合长途跋涉、结实耐用的旅行自行车。但第一天骑行,他便感觉到,在逆风行进中,这种自行车行驶太吃力。
“骑不动了。”18时40分许,在距离目的地衡水湖30余公里的路上,刘建春满脸通红,推着自行车前行。据自行车码表显示,自9时50分从石家庄出发,在9个小时内,他已经骑行了120公里。
在便捷躺椅上休息了十余分钟,刘建春重新整装上路。但由于逆风行进,加上断食和旅途劳累,他的骑行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为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刘建春临时决定在衡水市区买辆公路赛车,减少风的阻力,保证行程。21时许,刘建春顺利到达衡水市区,并购得心仪爱车。
“坚持下去,没有问题。”刘建春虽这么说,但是近13个小时的断食骑行,约150公里的行程,只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接下来的几天,刘建春能不能坚持下来,还有多少未知的困难在前方,本网记者将在一线及时发回最新报道。
躺在衡水湖边舒适的草坪上,仰望静谧星空,刘建春告诉记者,今天的困难不在于断食,而在于风给骑行带来的阻力。
4月15日22时20分左右,刘建春到达了“断食健康行 低碳观世博”第一站——衡水湖边,安营扎寨。此时距离从石家庄出发,已经过去了近13个小时。
妻子全力支持 他人略有质疑
得知刘建春要“断食骑行”赴上海观看世博会的消息后,本网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刘建春,并在昨日的《面对面》栏目对他进行了专访(见相关链接),今天的出发仪式上,省内众多媒体也闻讯赶来,进行现场采访报道,不仅刘建春,他的妻子匡女士也成为了记者们关注的焦点。“刘建春能成功吗?”大家不约而同问出了这个问题。
“我支持老刘的决定,我也相信通过他的努力能够成功。”匡女士笑着对大家说。“刘建春之前也做过多次断食,在断食的过程中他的身体情况一直良好,而且在断食中他还去爬山,还去打球,进行些运动,所以我认为这次去上海他应该没问题。”
而对于刘建春“断食骑车”去上海的行为,在场的市民却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来自尖岭小区的李大爷一边看着刘建春的自行车一边对记者说:“就骑这个去上海?还不吃饭?我看不行。”齐小姐也发出了同样的疑问:“你要说骑自行车去上海,这个我相信,如果是经常骑车的人,有毅力有耐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可是他却已经10年没骑过自行车了,还要不吃饭,我觉得悬!”
刘建春骑车断食去上海的行为,在长城网论坛上也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在本网发布刘建春专访预告不久和访谈进行中,满怀好奇的热情网民们纷纷留言,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
网友“冷雨夜”:虽然很支持你,但是更多的是担心,不吃饭呀,那回来时得是个啥状态呀,身体更重要。
网友“阿钟”:不是搞笑吧,十年没骑自行车如今要骑自行车还要绝食去上海。真的假的?!
网友“柳赶驴”:他要是能坚持到上海,绝对就像楼主说的那样,是个河北的汉子。 就怕他坚持不到啊。 咱们给他喊下加油吧。 ——加油!刘建春!
网友“春之约”:大家都不看好,有可能就能坚持到底。刘大哥,我们听你的好消息!!
只喝水不吃饭 10至15天抵达上海
在刘建春的自行车上,记者看到了他为自己准备的“粮食”——一瓶矿泉水、一罐食盐。刘建春告诉记者,在骑行的途中他每天平均喝两瓶矿泉水,再视自己的身体情况往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刘建春说,在骑行中他考虑到的最大困难就是风,而对自己的身体他则充满了信心,他说:“我想用大概10至15天的时间到达上海,在这过程中只要我的体重下降的不是太严重,我觉得应该没有问题。”
为使骑行有所保障,刘建春还特意邀请了自己的三位好友驾车跟随,并用DV全程记录骑行过程。
骑车赴上海 低碳环保迎世博
刘建春这次骑车赴上海最大的心愿就是想通过这种低碳、环保的形式宣传上海世博会,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刘建春告诉记者,在骑行的过程中,他将在较大的城市多做停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市民宣传环保,倡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采用骑自行车、坐公交车等低碳的出行方式,为改善城市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长城网作为媒体代表将对刘建春此行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并以专题的形式与社会各界及长城网民,共同关注刘建春“断食骑行”观世博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见证他的挑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