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活动>地球日>第45个“世界地球日”>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先进经验

呵护椰岛“绿色之肺”——海南省节约集约利用中部山区生态型土地记略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2-12-31

  海南中部山区是海南岛生态系统核心区,拥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1.3万公顷热带天然林。这些森林发挥着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系海南岛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如何处理国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成为海南中部山区面临的重大课题。近日,本报采访组深入宝岛中部屯昌、保亭、琼中三县,就国土资源开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生态保护等进行深入采访。

  引进大企业,最大限度盘活闲置地

  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及盘活闲置土地,屯昌县对历史以来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彻底清查,并依法处置闲置土地。

  屯昌县采取限期开发的方式,督促有能力的企业及时开工建设,目前签订限期开发协议的三家企业所使用的1222.9亩土地已全部开发。同时,屯昌坚决查处有囤地炒地行为的企业,至今已无偿收回1061.7亩国有建设用地,其中319.8亩土地通过招拍挂方式重新出让,其余纳入县土地储备中心。

  美林湖国际度假社区位于屯昌县雨水岭生态公园内,项目总占地308亩。走进项目区,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环绕着美林湖畔而建,依山傍水。该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2010年1月项目正式启动以来,提供了近500个就业机会。项目区原为闲置土地,2010年屯昌县政府下发限期开发通知。目前,该项目区一期已完成,二期正在建设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土地盘活处置力度,强化合同监管,确保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屯昌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副局长何发旺告诉记者。

  屯昌县在闲置土地处置中,注重大项目进入、大企业带动,保障最大化开发闲置土地。记者驱车到位于海南省屯昌县海榆中线80公里处的海南圣大木业有限公司感受到了这一举措。

  海南圣大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用地239.3亩,投资4.2亿元,公司主要生产高密度纤维板,用于家具制造、装修修饰、高档包装等。公司生产主要原材料是林木砍伐剩余的枝节、边角料、橡胶木板皮等,因此属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产业。项目投产后,年产高密度纤维板25万立方米,产值7亿元,可实现税收3000万元。

  据介绍,该企业地块原属于闲置土地,2010年县政府对该土地收回,然后再次招拍挂出让。同时,在选择企业时,屯昌县让有实力的企业进入,确保土地发挥最大效益,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能够提高。

  做活土地文章,帮助农民致富

  位于保亭县三道镇的什进村,是一个只有180多人的黎族自然村,2009年人均年纯收入仅2170元。2010年什进村开始新农村建设,排除首年青苗收入影响,三年内什进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每年递增。这一变化,来自于政府积极“做活土地文章”。

  在海南省委组织部的推动下,保亭率先提出了“大区小镇”的概念,即“大景区+风情小镇+旅游村”的旅游新模式,并确定三道镇什进村为首个示范村。海南三道湾大区小镇旅业有限公司投资2.8亿元进行什进村新农村建设,其中农户新房建设费用3000万元,规划设计费用1000万元,什进村旅游区综合配套费用2.4亿元。

  “几年前,什进村村民住在低矮破旧的民房里,人均面积不足15平方米,屋前屋后泥泞不堪。如今,村民住进宽敞的小洋楼了,道路宽了,收入也提高了。”三道镇副书记胡陈夫告诉记者。

  据介绍,什进村新农村建设采用土地合作开发,没有征地,所有权仍归村集体,基本农田不动,公司提供资金、建设、管理、运营,确保农民不离乡、不失地、不失居、不失业,保增收。

  大区小镇新村对现有村落按照大村不动、小村集中、统筹改造、合作经营的原则进行改造,形成一批原居型旅游村镇,由大区小镇新村旅游景区管理公司统一经营。一部分土地通过合作入股形式用于经营性物业建设,一部分土地用于旅游小镇综合配套建设。保亭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副局长杜尚珑表示,这种土地入股模式使农民在没有失地的前提下拿到住房等9项收入,企业通过开发旅游得到收益,政府也完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造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社会监督

  “琼中”因地理位置而得名,地处海南岛正中心,作为海南省生态核心区,是海南发展绿色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琼中县立足生态核心保护区,实施生态县建设规划,推进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荒山造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对江河源头等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3.7%,位居全省各市县之首。 保护青山绿水,呵护海南“绿色之肺”,是琼中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自2007年11月琼中县被批准为第二批全国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单位以来,琼中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各相关单位开展生态环境监察工作。琼中县在生态敏感区乡镇聘请社会监督员,以有偿举报的奖励方式,鼓励监督员对排污企业及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实施及时举报,提高了社会监督的积极性。

  自2008年起,琼中县开展了对乡镇、农村的饮用水水源地基础情况的调查工作。为保障乡镇居民和农村群众的饮水干净及安全,琼中县积极做好乡镇、农村各大饮用水水源地情况的详细调查,并根据典型情况划定水源地保护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琼中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局长王尤录告诉记者,琼中一直进行严格监督管理,改造、淘汰重污染型工业,绝不允许违规排放,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同时,琼中县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利用资源禀赋,发展生态产业,因地制宜,不断探索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