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富阳“三江两岸”,曾经有一处9万平方米的巨大“伤疤”。这块丑陋的“伤疤”位于“三江两岸”可视范围内的新桐板壁山东矿段,最近由杭州鑫磊脱硫剂有限公司实施治理工程后,这里的废弃矿山重新披上了绿装,“伤疤”又恢复了葱茏绿意。
如何让废弃矿山重现绿色容颜,富阳费尽了心思。据鑫磊公司负责人张正明介绍,复绿工程每平方米投入约为40元,先在边坡实施厚层营养基材喷播,在边坡无法实施再次爆破削坡的马道上覆土1米左右,然后种植高大乔木,辅以攀、爬、挂等绿化手段。“这种复绿方式不仅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自行繁殖和修复功能会越来越强,最终接近原生态状态,修复后的矿山将保留当年采矿的基本轮廓。”他说。
据了解,在浙江全省“四边三化”矿山整治行动中,富阳共有22个废弃矿山治理项目、5个绿色矿山创建项目,并需于2015年前全部完工,在杭州市各县(市)中任务最重。结合杭州市“三江两岸”整治工作,2013年,富阳已完成2个废弃矿山治理重点项目、11个废弃矿山治理非重点项目,还有11个废弃矿山治理非重点项目正在施工,完成复绿治理33.78万平方米,4个绿色矿山创建项目已通过验收,投入资金达5200万元。
创建绿色矿山,挥别竭泽而渔
走进富阳渌渚镇新港村一个叫连坞的山沟,远远就能看到4个“巨无霸”正张开大嘴“吃”进矿渣。富阳市富源矿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平锋告诉记者,这是从德国进口的矿渣自动分解处理一体机,可以将矿渣一次性分离为小石子、瓜子片和细泥。小石子做建筑材料,瓜子片做路基稳定层材料,细泥做水泥原料,全部都派上了用场。他还介绍说:“一台设备日处理矿渣1500吨,分离出来的原料可以卖2.5万元,创利税7000多元。而过去这些废弃矿渣不仅堆放要占场地,一刮风更是扬尘漫天,甚至存在泥石流隐患。如果送给别人填方,还要我们倒贴运输费,运1500吨就要掏6000元。”
让矿渣变废为宝,正是富源公司创建绿色矿山的一项举措。该公司投入数百万元更新采掘设备,使用先进的开采作业方式,落实石料破碎、筛分、堆放、输送全过程的防尘措施,做到“边开采,边治理”,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矿区绿化覆盖率。
绿色矿山建设,是推进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近年来,富阳按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的要求,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绿色矿山被命名后,可获得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资金补助,同时还可根据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进度,按比例提前返还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截至目前,该市共成功创建省级绿色矿山4家、县(市)级绿色矿山8家,富阳山亚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被列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压减矿山总量,改变无序开发
富阳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发现矿产22种、矿产地42处,目前已经开发矿种有12种,历史上持证矿山数最高曾达480余家。为有序开采矿山,可持续发展矿山经济,富阳从2004年开始逐步加大矿山整治力度,到2013年年初,矿山企业已压缩到53家。
2013年10月,富阳市政府发布矿山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15年年底,争取将矿山总数压减至28家,集中关停搬迁一批对富阳环境景观影响较大的矿山;调整矿产资源规划,加快推进矿山治理,实现重要人文景区、主要休闲生活区周边矿山零设置以及重点开采区内矿山占总数90%以上的目标,绿色矿山创建率要达到70%以上,所有“三江两岸”、“四边三化”矿山治理工程应全部完工;加强政策调控,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实现投资规模1亿元以上的矿业企业达到10家左右。
据悉,截至2013年年底,富阳已关停“低、小、散”矿山10家,培育产值亿元以上矿山企业6家,提升了矿业开发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今后几年,富阳将提高矿山开采标准,单个露天矿山年生产规模必须达100万吨以上、出让年限8年以上;主城区和鹿山新城、富春江两岸、国省道和杭新景高速两侧、规划建设的杭州“二绕”、杭黄铁路及轻轨沿线等区域,不再新设采矿权。同时,企业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标准将从80元/平方米提高至100元/平方米,并且所有新设置矿山必须创建绿色矿山,加强生态保护。
整治废弃矿山,催生绿色经济
在富阳渌渚镇阆坞村龙洞口,富阳长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05亩(其中矿山复垦地75亩),建设铁皮石斛繁育、深加工基地。基地从2012年5月开始建设,首期完成20亩配备全自动微喷系统的设施农业,试种的10亩铁皮石斛最近喜获丰收,亩产达到180千克。该基地已成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产学研基地。
在开展废弃矿山整治工作中,富阳十分重视在矿山治理方案设计中体现矿区的综合利用理念,根据治理后矿区的实际情况,乡镇(街道)采取引进工业企业、发展休闲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开展建设用地复垦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治理后矿区的综合利用,使其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里山镇在沿江矿山边坡复绿后,整理出土地160余亩,成为工业用地,目前这一区域已有8家企业建成投产。
据悉,近3年来,富阳累计投资1.66亿元,对具备耕地开发利用条件的53处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造地1874亩,扶持发展了现代设施农业、现代精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