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海洋日”,也是我国的“全国海洋宣传日”。在这一天,全球150多个海洋国家会用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呼吁社会民众认识海洋、关注海洋、善待海洋。2011年是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海洋局确定今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题为“辛亥百年、海洋振兴”,这个主题蕴涵了中华民族百年海洋梦想,也代表着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江苏是我国海洋大省之一,海岸线长954公里,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十一五”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我省整体纳入长三角区域范围和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加快发展海洋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保障沿海开发战略实施、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海洋经济实现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25.6%,比同期全省GDP增长速度高出10个百分点,形成了港口物流、临港工业、修造船、新能源、现代渔业等五大产业基地。二是海洋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建立海洋管理“绿色通道”、海域使用项目科学论证、海域使用金征收和使用管理等制度。“十一五”期间共确权用海1508宗,确权面积25.5万公顷,征收海域使用金11.5亿元。在全国率先出台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政策,全省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近50亿元。三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逐步加大。出台了《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积极开展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评价,及时发布海洋与渔业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建立了2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州湾海洋特别保护区正在建设国家海洋公园。四是海洋科技与公益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江苏908专项等重大海洋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省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建海涂研究中心,为沿海开发提供了科技支撑。健全海洋风暴潮、赤潮、渔业安全生产等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海洋执法监察工作取得新成效。
海洋是江苏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海洋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关键阶段。当前,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方兴未艾,我省沿海开发进入了全面推进、提升水平的新阶段,机遇稍纵即逝,发展不容懈怠。“十二五”时期,全省海洋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坚持江海统筹、陆海联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切实保护海洋环境,进一步规范海洋开发秩序,切实提高海洋管理、开发与保护水平,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作出新贡献。着重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强化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和规划指导,抓紧编制完成“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海洋事业发展规划,加强对影响海洋经济运行的主要要素、产业、规模等动态监测评估,为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着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巩固和提升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工业、临海石化、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海洋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海洋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提高海洋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
二、依法加强海域和海岛管理。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权属管理和海域有偿使用“三项制度”,依法规范海域使用审批,加强海域使用跟踪管理,完善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系统,提高资源管理与服务保障水平。认真落实国家围填海年度计划管理措施,优化用海布局,控制用海规模,促进集约节约用海。贯彻实施《海岛保护法》,加强对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开展海域、海岛、海岸带的整治和修复,提高岸线的质量和防灾减灾能力。推进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建立健全海域物权价值评估、市场流转、海上构筑物产权登记等制度,发挥市场在海域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
三、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严格执行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实施《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落实海洋环保分级责任制。健全完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海洋环保跨区域、跨部门协作,重点防范主要河口、生态敏感区、沿海经济开发区海洋环境风险。强化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涉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快海洋环境容量与生态承载力确定工作,以海定陆,建立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加大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工作,建设生态海洋,促进人海和谐。
四、着力提升科技兴海水平。组织实施《江苏省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加强海洋关键技术的创新、开发、集成和应用,建设一批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广平台,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在整合集成我省“908”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成果基础上,启动实施一批海洋公益性科研项目,着重解决沿海开发中围填海技术与评价、海岸带保护与修复、海洋生物利用等重点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应急性技术,为沿海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五、健全完善海洋管理保障体系。加强近海气象、海洋观测预警报体系建设,增强防抗台风、风暴潮、海浪、海啸等灾害的能力。增设海洋观测信息船及观测台站,在重点河口、海湾、港口以及海洋工程、渔业生产密集海域建立海况观测网。完善海洋灾害应急预案,有计划地组织海洋灾害应急演练,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海洋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海洋作业安全生产水平。
六、努力营造海洋开发良好氛围。发展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省,必须增强海洋意识。我们要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为契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海洋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关注海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海洋、发展海洋、保护海洋的良好舆论氛围,促进江苏海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海洋是全人类的宝贵资源和共同财富。振兴海洋,利国利民。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实现江苏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的跨越,为开创江苏科学发展新局面、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