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活动>海洋日>2016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海洋人物

南海灯塔建设团队:天涯海岛“掌灯人”

来源:中国海洋报 时间:2016-06-02
    4月5日,在我国南海深处的渚碧礁,一束白光辐射方圆22海里。茫茫大海,漫漫黑夜,“平安灯”照亮了远航人出海之路。

 

    保障南海海域船舶航行安全的导航助航,承担和履行我国海上搜寻与救助、防灾减灾、海洋环境保护等国际责任与义务……自2015年5月起,交通运输部开始在南海海域建设大型多功能灯塔,同年9月,华阳、赤瓜和渚碧灯塔相继竣工发光,投入使用。

 

    在建设灯塔的过程中,被誉为“天涯标兵”的交通运输部西沙南沙航标处南海灯塔建设团队,克服了哪些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做了哪些常人无法做到的事?记者日前走近了这群在南海深处坚守海岛的“掌灯人”。

 

■ 中国海洋报记者 安海燕

 

 

    克服困苦 点亮灯塔

 

    南海,是全球最繁忙海域——世界上1/2的商船、1/3的货运总量,我国40%以上外贸货物、80%以上石油,皆途经于此。

 

    船行天下,明灯指航。2015年5月26日,以中国南沙华阳灯塔、赤瓜灯塔奠基开工为标志,我国航海保障事业从沿岸走进了深海。

 

    在灯塔紧张建设的同时,西沙南沙航标处的南海灯塔建设团队,受命执行灯器安装和灯塔值守任务。

 

    现任西沙南沙航标处处长杨青告诉记者:“接到任务后,航标处派专人跟踪灯塔灯笼制作,组成专家组配合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做好灯器选型及系统建设等工作。”

 

    2015年8月20日,以西沙航标处副处长陈在强为组长的7人灯器安装小组成立,执行灯塔灯器安装任务。

 

    为确保两座灯塔10月9日按时发光,7人分赴两个岛礁,进行最后关键一步——灯器安装及技术调试。

 

    两座灯塔均高50米,安装组成员每天要上下攀登3次以上。施工现场环境恶劣,除了高温天气,还伴有飞扬的粉尘。“灯塔灯笼内的温度,早上8点钟就已高达45℃。”石峻峰说,“再热也要忍。”

 

    为避开粉尘的侵袭,他们便用一块大苫布将人和灯器整个罩住。这样一来,灯笼里更是密不透风,在里面不到10分钟,整个人就汗如雨下。即便如此,大家还要集中精力,精准细致,一个线头都不能接错,确保各项安装准确无误。

 

    就这样,连续3天,每天超10小时的工作强度,走下灯塔,每个人衣服上、身上都布满了斑斑盐渍。

 

    接下来,又是连续5天的灯光调试。两个安装小组根据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逐一测试排查。

 

    9月18日,两座灯塔的灯器安装工作终于告一段落。10月9日,华阳和赤瓜灯塔按时发光。“在灯塔点亮的那一刻,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在执行任务的几十天里,这句话被安装小组的成员们拿来互相鼓励着,激励着。

 

    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

 

    从开工到正式发光,华阳和赤瓜两座灯塔的建设仅用了137天时间,刷新了中国灯塔建设多项“之最”。

 

    距离最远。华阳和赤瓜礁距离海南三亚均超过1000公里,两座灯塔填补了我国南海海域民用导助航设施的空白。

 

    难度最大。南沙海域距离陆地较远、通航条件复杂、台风频繁,“四高三无”(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无水、无沙土、无植物)特征明显,无法预见的困难多。

 

    技术性能最具先进性与综合性。灯塔塔身采用钢筋混凝土,塔高50米,并配置4.5米灯笼,设计灯光射程22海里,灯器配套北斗遥测遥控技术,灯塔同步建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基站,同步建设甚高频通信设施。

 

    灯塔的建成发光,凝结着航标人的汗水。

 

    为确保灯器安装任务万无一失,西沙航标处特意挑选了最精干的技术力量执行此次任务。陈在强、程洪就是其中的两位。

 

    毕业于大连海军舰艇学院的陈在强,在校学习的专业就是航海航标工程。24年的航标从业生涯,长期的海南辖区航标工作,陈在强对南海航标作业环境了如指掌。2013年,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筹建西沙南沙航标处,陈在强进入筹备组,并担任副组长。2014年春节前夕,陈在强率队首先进驻三沙市永兴岛,主持完成永兴岛航标效能改造,由此迈出了航海保障中心建设南进的第一步。

 

    程洪,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航标处高级工程师。专业水平过硬,航标管理经验丰富,2014年,被抽调至西沙航标处,挂职航标管理科科长。同年8月,他率队开展西沙水域5个灯塔(桩)建设勘察选址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在此次安装灯器的任务中,程洪被任命为华阳灯塔灯器安装组组长。

 

    接到任务后,灯器安装小组立即进行了为期15天的设备调试与预装封闭培训。从灯器原理的学习、安装调试到单兵个人操作测试、故障排除调试演练……培训一结束,他们来不及休整,又紧锣密鼓地准备设备物资装船,等待开赴南海。

 

    要将4吨多重的设备物资过驳装船,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9月6日上午,当所有物资装船结束后,大家早已累得筋疲力尽。然而,好事多磨。船起航后两个小时,船体出了故障、正在返航,如果无法及时修好,就需更换船舶出海。

 

    7日下午,已在闷热狭窄的船舱内焦急等待了15个小时的陈在强,最终等来的却是所有物资需要重新过驳装船的消息。已是精力消耗殆尽的同伴们只好强打起精神,重新转移设备物资。

 

    终于,期盼已久的起航到来了,前往南沙!

 

    经过两天三晚的航行,安装小组到达了华阳礁。按照既定安排,程洪和陈在强分率第一和第二分队,执行华阳和赤瓜两座灯塔灯器安装任务。

 

    9月和10月,南海海域台风多发,气象条件恶劣。9月11日~12日,华阳礁连续两天强降雨。由于大船无法靠泊码头,加之船舶停留时间有限,安装小组只能冒雨再次过驳抢运物资。“在这个海域工作,这样的工作强度和环境条件是常态。”程洪笑着说。

 

    如今,“天涯标兵”南海灯塔建设团队的影响力正在交通海事系统不断传播。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成立了驻岛干部人才库,投身西南沙航保建设已成为全体职工,尤其是青年人引以为豪的事情。

 

    隋永举、左敏、常鹏……都是历届全国直属海事系统航标岗位技能竞赛个人单项和总分的第一名获得者,在三沙航保建设中,他们坚定选择奔赴南海,担负起建造航标的神圣使命,在南海最深处传承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新时期航标工匠精神。

 

    肩挑重任 一路向南

 

    此次肩挑重任的西沙南沙航标处,成立时间只有短短3年。

 

    2013年,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从西沙永兴岛出发,一路向南,大力推进“航保南进”,设航标、绘海图、建基站、点灯塔……建设团队就在那时正式组建,并成为“航保南进”的中坚力量。

 

    永兴岛是三沙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周边水域岛礁密布,对于在这片海域耕海牧渔的人们来说,水路交通是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保障航行安全就是为这里的居民“修好出行的路”。

 

    进驻永兴岛后,南海灯塔建设团队先是完成了港池航标效能改造,随即开始了对居民、单位的走访调研。每到一处岛礁,广大渔民、驻岛单位都会提出建设和完善导航助航设施的需求。岛上军民们的期盼,更加坚定了他们投身三沙建设的信念和信心。

 

    永兴岛港池的航标维护,标体锈蚀严重,除锈、切割、拆除原有的老旧灯器,换装新型太阳能一体化灯器等一系列工作只能依靠手工完成。队员们跳到浮标上,克服涌浪带来的摇晃,手脚并用地除锈、刷漆、换灯器。吊标、检验、加固……手上磨出了水泡,他们在朋友圈里晒图,称之为“驻岛纪念勋章”。

 

    在岛礁灯桩勘察选址的路上,日常起居,他们只能蜷缩在80厘米高的小船舱里,连续一个多月海上作业,毒辣的太阳能晒脱身上几层皮,他们笑称这是“三沙颜色”……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奋战,从零起步的三沙水域航海保障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老旧航标焕然一新,装配的北斗一体化遥测遥控灯器,再次发出闪亮光芒。重新测绘永兴岛港池海图,保障“三沙一号”轮安全进港。新建永兴岛综合码头临时导标和晋卿岛、北礁东等4座灯桩,建成一系列基站,投放赵述岛、西沙洲浮标,华阳、赤瓜和渚碧3座大型多功能灯塔建成发光……

 

    目前,由西沙南沙航标处南海灯塔建设团队负责管理的航标达到30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