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活动>土地日>第16个全国土地日论坛>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和依法管地用地

搞好土地监测调查,奠定严管土地的基础

来源: 时间:2007-11-27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姜栋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加强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神圣使命和职责。管好、用好土地的前提是土地家底要清晰,土地调查是准确掌握土地基础数据的基本条件,变更调查和监测是实时掌握变化数据的手段。只有将土地调查和监测工作做好、做实,才能掌握真实的土地数据和空间分布情况,才能为土地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动态监测。朱镕基总理曾指示:要采取最先进的技术手段,24小时监测土地动态变化情况,及时通报情况,确保我国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曾培炎副总理指示:地上查、天上看、网上管,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由此可见,土地调查和监测在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80年代初期开展全国土地概查,共完成全国和各省15种土地利用面积的量算,编制了518幅1:2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全国1:200万土地利用现状卫星影像地图和全国1:400万地势卫星影象图。1984年起,开展了 “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县全面查清了我国土地的类型、数量、质量、分布、利用状况并作出科学评价,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进行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土地登记制度以及土地基础信息系统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之后每年开展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及时客观地掌握了全国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为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及全面落实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职能提供了数据支持。1996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监测了17个城市扩展,监测成果四进中南海,城市盲目扩展占用大量耕地的现象,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监测成果为中央11号文件下发起到了推动作用。

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部领导非常重视调查与监测工作,将其列为部中心工作之一。在1999年开展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中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和土地利用基础数据与图件更新等作为重要任务之一。至今已连续5年对全国93个5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近200个国家级开发区(园区)以及各类违法用地案件进行了监测,监测和调查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构建了93个50万以 上人口城市遥感监测业务运行系统,为监测数据社会化服务和日常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了技术平台。二是直观反映了本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在监测建设用地变化趋势、辅助检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布局及规模以及确定城市发展方向、指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为强化国土地资源执法监察,贯彻“预防为主、防范和查处相结合”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新思路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利用监测成果配合土地执法检查,每年查处了几千宗违法用地,对违法用地起到了“威慑和警示”作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确定:“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土地资源“十一五”主要任务中突出强调了要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强土地调查评价和监测,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强化土地资源产权管理,完善土地有偿使用。

国土资源部“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中明确规定:“发挥土地调查 、登记在建设用地审批中的基础作用。对报批项目用地的地类、权属、面积等情况进行严格核查,做到图件、数据、实地三者一致。各地要认真开展建设用地批后核查监管。建立耕地动态监测系统和分析通报制度。”土地调查与监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土地调查与监测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与完善土地调查与监测技术体系,形成具有现代化装备、技术优化、科学适用土地调查与监测技术集成。一是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调查和新一轮土地调查。二是研究制定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系列规范,开发大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并且进行集成。三是实现城乡土地调查一体化和现代化。四是进一步拓展土地调查新领域,开展土地质量调查,形成土地质量调查的指标体系和技术体系;开展以土地生态系统为核心的土地生态调查。建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和信息服务系统等等。

新一轮土地调查即将开始,土地调查与监测任重道远,应用高新技术,使土地调查向现代化水平迈进,切实摸清我国土地资源家底并进行动态监测,为严格土地管理打好基础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