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来,江苏省昆山市政府共投入2.9亿元,完成对13家资源消耗型企业的搬迁,腾出土地近1600亩投入二次利用,新引进高科技企业30多家,投资强度可提高2倍以上,土地产出率将提高3倍以上。
为实现节约集约用地,昆山市首先对全市的1800多家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市政府决定,由政府出资,首批搬迁改造16家资源消耗型工业企业,腾出土地用来发展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的产业。为做好这项工作,一是批前早介入。对照产业需求、规划导向以及集约用地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该市实行“招商选资”,鼓励企业租赁标准厂房,节约集约用地。二是批中严把关。该市提出以单位土地面积投资额为杠杆,控制企业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国务院28号文下发后,他们进一步提高项目用地投资定额标准,昆山出口加工区的外资投资强度每亩不得低于60万美元、昆山开发区每亩不得低于50万美元、各镇配套区每亩不得低于40万美元,民营企业每亩总投资不得低于250万元人民币,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一律核减用地规模。
点评:
俗话说:“无工不富。”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展示的是一幅工业化腾飞的崭新图画。然而,现阶段我国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却十分有限。据统计,我国现有独立工矿用地达5400万亩,仅次于村庄用地,占全国建设用地总量的11.4%;在近年的总供地量中,工业用地占40%左右。土地低效利用的现状告诉我们,将企业重新组合,二次利用企业土地,对提高企业的土地产出效率是十分必要的。江苏省昆山市搞企业重组,3年腾出土地1600亩,土地产出率提高3倍以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工业企业的用地潜力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