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活动>土地日>第18个全国土地日>坚守耕地

阜康市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纪实

来源:国土资源报 时间:2008-06-19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前不久,自治区专门在阜康市召开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现场会。在基本农田保护方面,阜康市究竟有何“绝活”? 近日,记者前往进行了深入采访。

 

  保护意识  深入人心

 

  阜康历史悠久,早在汉唐时期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县,乾隆皇帝取“物阜民康”之意赐名阜康。1992年11月撤县设市。

 

  年届七十的陈太平,是阜康市城关镇的村民。做了一辈子农民的他,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不久前,外地几个年轻人开车从他家的农田边经过时,不小心压了田地。他指着竖在田里的基本农田保护牌,将这几位年轻人好好教训了一番,给他们上了一堂耕地保护课。

 

  “不光陈太平,阜康市的每一个农民都有基本农田保护意识。”阜康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如是说。

  2000年,冰湖村村民崔伯良在自家宅基地后面的耕地上建房,被村民举报到国土所。国土资源部门限其拆除违法占用耕地的建筑物,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但崔伯良置之不理,最后法院依照法律程序,将他家的违法房屋强行拆除。

 

  对崔伯良破坏耕地案件的处理,不仅起到了极大的警示作用,也对阜康市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要遏制土地违法行为,必须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宣传力度,让群众知法懂法。近年来,阜康市改进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方式,建立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先予执行制度,通过对违法用地、破坏耕地行为的及时发现和查处,最大程度地保护耕地、减少群众的经济损失。

 

  保护责任  层层落实

 

  基本农田是我们的生命线,仅靠国土资源部门一家是无法管理好、保护好的。阜康市有关领导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目前,全市已经建立起了市、乡(镇)、村、农户四级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体系,形成了基本农田保护齐抓共管、群防群管的良好局面。

 

  阜康市党委、政府以创建“土地执法模范乡镇”活动为载体,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落实到乡(镇)、村、户,建立了全社会参与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责任体系。每年年初,市领导与各乡(镇)政府的“一把手”签订创建工作责任状,将依法管地、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纳入乡镇年度工作目标,根据年度考核评比结果兑现奖惩。

 

  阜康市政府还将耕地保护列为重点目标进行单项考核,把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巡查,杜绝非法占用耕地现象发生等列为各乡镇耕地保护工作考核内容,督促乡镇人民政府认真履行基本农田保护职责。同时,各乡(镇)政府也与行政村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所涉及的106个村委会与基本农田保护地块的农户逐一签订责任书,让农户清楚本村范围内的基本农田地块、面积、等级以及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该市不断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全部列为一级巡查区,建立了量化的动态巡查考核指标体系。责任人对一级巡查区每星期巡查一次,动态巡查的重点放在防范非农业建设违法占地和破坏耕地上。做到对破坏耕地违法用地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破坏耕地土地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社会监督,该市还建立了由国土资源工作人员、乡镇领导及村干部共154人组成的市、乡、村三级土地执法监察信息网络。

 

  2006年,该市投入13万元,对全市269块基本农田保护牌进行全面更新,在每一个保护牌上公示了基本农田编号、面积、保护等级、四至、保护责任人等内容。

  

  健全制度  规范管理

 

  阜康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袁剑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市通过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开展基本农田保护信息化建设、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档案资料,促进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规范化。

       近年来,市政府先后投入190万元资金,完成了全市基础测绘工作,建立了阜康市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阜康市1∶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及基本农田保护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该市建立了全市基本农田保护统一规范的图、表、卡、册。根据阜康市1∶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该市还重新制作了全市和各乡镇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

 

  为保证基本农田图件、数据、实地情况的统一,市国土资源局抽调业务骨干,根据实际调查数据,对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数字化叠加,形成了基本农田保护电子现状图。该市还将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一一分解对应到具体保护区、保护片和保护块,全部落实到了图斑、地块、村组和农户,实现了图、数、实际地块一致,确保了数据准确性。

 

  阜康市利用基本农田保护信息系统,完善了基本农田保护统计台账、基本农田保护登记卡,建立了全市基本农田各类信息要素电子台账,实现了基本农田动态的数字化管理。

 

  加快建设  提升水平

 

  “十五”期间,阜康市累计投入1.76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4450万元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共改造耕地11万亩。同时,加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力度,积极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006年,该市水磨沟乡柳城子西村15483.83亩土地整理项目完成并通过国土资源部评审;2007年,完成国家投资的滋泥泉子镇东湖村19818亩土地整理项目和自治区投资三工河乡大泉村3750亩土地整理项目申报工作,完成土地开发整理近10万亩。

 

  按照《阜康市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该市“十一五”期间将投入资金2.2亿元,完成20万亩基本农田整理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净增耕地10000亩。

 

  基本农田的有效保护和耕地质量的提高,对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维护农民利益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为此,自治区在2008年的一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今年自治区的重点工作之一。袁剑表示,用心管好饭碗田,确保基本农田不减少,国土资源部门责无旁贷。

    (作者:李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