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走过了千万年,生活绵延了千秋万代。我们都离不开生生不息、博大无私的土地。
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到老庄、孔子的圣明,兵马俑威武的阵容;从丝绸瓷器的远涉重洋到万里长城的雄伟刚强;从秦皇汉武,贞观之治到大清皇朝的兴衰……千万年古老的土地留下了多少风流和悲壮的故事。
我曾为诗人艾青抗战时期的诗篇《我爱土地》的旋律所感动: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全诗的感情是强烈而内在的,基调是深沉而忧郁的。土地是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作为寄情倾诉的对象,把诗境推向虚拟的艺术世界,让我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土地的爱是如此的执着、坚贞和顽强。
我站在太湖之滨、阳山之巅,站在我所生活和服务着的这片土地上,让思绪插上翅膀,穿过岁月的沧桑,在洁净的土地里擦洗出真实的思想。我的梦从土地出发,离开千年古城姑苏的都市喧嚣,与土地对话。山川沟壑,一草一木,每一缕阳光和变幻的云彩都蕴藏着与土地相关的说不尽的故事。我的思绪时而如鸟语花香,风和日丽;时而如江河奔腾,呼啸激荡……
曾经 “苏湖熟,天下足”的富庶之地,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这片土地——我可爱的家园,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下,每年都有成片成片的土地被征用,在GDP和经济指标不断快速增长之际,我的祖辈们赖以生存的丰腴的土地正在急剧减少。大片大片曾经的粮田变成了为全球生产配套产品的“世界工厂”……
人类文明源于土地,土地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奉献。而土地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我们必须改变对土地的无休止的索求!
作为一个从事国土管理10余载、早已步入不惑之年的人来说,我仍然是这么的困惑。我欲罢不能的是对土地的焦灼,我挥之不去的是对土地的敬畏和感恩!
珍惜土地,敬畏和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是我们世世代代应该永远铭记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