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活动>土地日>第23个全国土地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护好子孙饭碗田——江苏金坛市直里村农民耕地保护协会会长袁敖清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2-10-09

  2009年,那年我70岁,当上了直里村农民耕地保护协会会长。我们村在工业集中区,耕地保护面积2720亩,人均耕地1.13亩,比全市人均面积要低。随着全镇经济加快发展,用地矛盾越来越多,这几年我们一直在保护子孙的饭碗田,维护农民兄弟的土地合法权益。

  说起农民耕地保护协会,直里村数得上全国头一家。2009年村委会召开了一个由退休干部、老教师、老党员等具有一定群众威信的农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要保障被征地农民得到实惠,光靠村干部做工作是不够的,要充分发动群众学会用政策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土地权益。这一建议得到了党委和国土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经过100多天的准备,2009年6月2日,金坛市直溪镇直里村农民耕地保护协会正式挂牌,办公地点就设在了村委会。耕地保护协会有自己的章程和管理办法,每个月都开理事会,每个季度都组织会员学习土地法律法规。协会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明确会员的分工职责,成立了土地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组、耕地保护巡查组、土地矛盾纠纷调解组,还跟各片的片长签订了“农田保护合理、合法利用每一寸土地”的责任状。这些年来,我们在企业入驻、土地整治、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维护群众利益方面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记得2009年8月,有一家私营企业打算在直里村5组占地20多亩建设家禽中转站。尽管他的用地手续没问题,也能为村里带来10万多元收益,但协会及时召开会议,大家认为家禽粪便污染会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最后就决定放弃了。这是协会成立以来办的头一件大事。之后有招商引资项目用地,协会都会先摸底查清企业是否有污染、是否破坏耕地等;对符合村民利益、会员同意的项目,协会主动配合村委会、国土所等办理相关手续,监督征地相关费用及保障是否足额到位,减少了征地纠纷和涉地信访。

  现在,金坛市的农民耕地保护协会由最初的我们一家遍地开花变成了16家,作用非常大。这些协会不仅是宣传员,还是调解员,共监督实施土地整治项目2万多亩,制止违法用地约112亩,化解信访矛盾上百件,协助做好土地流转3万亩。

  要说保护耕地,咱农民可是第一守护人。耕地保护协会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直里村农民耕地保护协会还会不断完善、壮大。有这么一个协会,农民土地上的大事小情就能由农民做主了。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惜土护地的精神就该祖祖辈辈传下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