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淮南市严格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创新管理,采取开源节流、深度挖潜存量土地和未利用土地,积极开展旧城区、棚户区和塌陷区改造项目和土地复垦等工作,推进用地方式转变,有效地破解了用地难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明显。
一是对全市批而未供土地进行集中清理。市政府专题部署,逐宗研究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国土部门对全市批而未用土地情况进行逐宗上图,落实到地块。成立批而未用土地清理处置工作组,领导带队、多部门协同,到各县区上门对接,分类指导,靠前调度整改落实。同时对遗留问题分别提出处置建议。通过清理处置,我市在一季度供应土地8000余亩。
二是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对土地出让情况进行梳理,对到期未开工的项目进行集中约谈,限期开工,有效促进土地利率的效率和效益。如对经开区的长壁煤机、比塞洛斯和益益乳业三家企业,已经责成经开区管委会对其约谈,限期企业在今年6月份对闲置的土地进行开工建设。
三是开展“三旧”改造,坚持存量挖潜。正在实施的旧城区、棚户区和塌陷区改造项目7个,总规模3689亩。通过提高容积率、优化用地布局和空间等方式,安置用地仅需要1065亩,可节约土地2624亩。城投公司以收储和调整使用方式储备存量土地2000亩,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和依法终止交易土地1400亩。今年可节约土地6000亩。根据市政府棚户区改造规划,在未来3-5年,计划实施五个区域、29个项目,总规模22735亩,安置使用约5000亩,可节约土地17735亩。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大大缓解了用地保障的压力。
四是通过经济杠杆,引导节约集约用地。出台《关于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标准的通知》,对市区税额标准调整为四等,分别为每平米15元、12元、9元和6元。最高标准高于58号文确定我市标准的25%。通过经济杠杆,引导企业主动节约集约用地,让浪费的土地自动回流到市场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