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督察局破三难 立三新 创三优
实现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来源: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
时间:2016-06-03
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自组建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党建工作,两任局党组和两届机关党委始终秉承“大党建”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创新适合土地督察机构的党建工作方式。2015年局新一届机关党委认真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突破常规思维定式,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强化以人为本,创新载体模式,将党建工作与督察业务深度融合,实现了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一、高点站位,统筹谋划,破解机关党建“三难”问题
土地督察机构的工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工作地点远离部机关;干部每年一半以上时间工作在督察一线,远离单位;大部分同志两地分居,远离家庭;局机关党组织成立仅6年时间,仍很“年轻”;目前没有条件配备专职党务干部,党建工作从组织机构到人员力量都相对薄弱。这些客观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党建工作的质量,影响业务和党建工作的融合,存在“两层皮”现象,工作上出现“三难”:党组织始终探索更好地发挥先锋统领作用,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学习教育入脑入心难;驻外督察时间长、工作节奏快,人员聚少离多,找准平台创建载体难;党建业务单打独奏,工作统筹存在障碍,党务业务同频共振难。
为切实解决“三难”问题,局党组和局机关党委认真讨论研究,针对问题有的放矢,精心谋划,明晰了党建工作思路,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机构人员。2015年专门成立了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任组长,负责统筹领导全局党建工作;同年8月,局机关党委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配齐配强了局机关党委委员和机关纪委委员,同步完成了各支部书记改选工作,明确了专门负责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办公室加挂机关党委办公室和纪检监察室牌子;二是确立党建工作的统领地位。局党组和局机关党委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党建第一要务”的政绩观,局党组(机关党委)书记明确提出局各级党组织都要牢固树立“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把党建工作摆上统领全局的重要位置,纳入全局目标考核体系,要求每年领导干部要述职、述廉、述党建,以党建引领全局工作。三是统筹谋划部署工作。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在年初工作计划中将全年的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等具体内容直接细化融入到督察工作的每个时段、时点,实现党建业务“一张图,一个表”,工作有条不紊,纲举目张。
二、拓宽思路,构建载体,开创党建工作“三新”局面
实践中沈阳督察局认识到,党建工作水平的高与低,其核心和关键是:思想思路是否正确,载体平台是否有效,目标定位是否准确。为此,局党组和机关党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拓展工作思路,开创了党建工作的“三新”局面。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思想“新”起来。改变过去“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模式,将以人为本贯穿于党建工作始终。一是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建局以来始终坚持督察在哪里,党旗就飘到哪里,教育就跟到哪里,有计划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东北地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几年来39军纪念馆、东北抗联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铁人纪念馆、胜山要塞、虎头要塞等红色教育基地的影响已扎根于党员干部的心中,雷锋、赵尚志、王进喜、郭明义等一个个英雄模范的事迹已融入到党员干部的血液。二是注重人文关怀。局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常温入党誓词,熟记廉洁自律准则;局领导与党员干部交流谈心成为常态化;积极参加“书香国土”和“好书共赏”活动,阅览室每年添置新书,为党员干部发放购书卡、生日卡等,让文化的熏陶和组织关怀的氛围时刻感染着党员干部。三是解决实际问题。出台《处级以下干部在职学历教育管理办法》,有计划地培养锻炼干部;适时补充干部的基层经历,2015年挂职下派干部3名;严格落实干部休假制度;协调地方解决了3名干部两地分居问题;局工会每年为困难职工发放补助等,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让广大党员干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二)构建切合实际的新载体,让身心“动”起来。没有载体的党建无疑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为此,我们始终牢牢牵住载体活动这一党建工作的“牛鼻子”,让党员干部的修养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一是将学习贯穿始终。坚持每年请知名专家学者专门讲党的理论、时事政治以及经济领域知识,给总理写信的李昌平教授、北京大学林坚教授、沈阳大学李庆扬教授都是我局的座上嘉宾;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局党组书记带头讲党课;邀请退休老党员与大家一起“放飞理想”;每年组织封闭式“冬训”活动;局内干部轮流上台,每月一课;常年开展“好书大家荐”活动;在党的教育活动中组织多层次的学习研讨,共同分享学习体会等,这些不拘一格、寓教于乐的学教方式深受党员干部欢迎。二是坚持警钟长鸣。局党组和机关党委时刻抓紧对党员干部的廉政警示教育,干部的工作日志上每页都印有“廉政警句”;每年组织参观辽宁省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现场倾听感受在押服刑人员的忏悔;结合我局原副专员王德信违纪违法案件,专题开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教育活动;利用微信工作平台开展《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百题知识竞赛活动;制定“廉政十不准”,出台《实地督察廉政暂行规定》;全体党员干部签署“廉政承诺书”;局纪检组坚持廉政巡视制度,向地方发放“廉政反馈卡”等,将廉政教育和廉政制度建设贯穿于督察工作的全过程,2012年在国土资源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经验。三是组织健康向上活动。积极参加部里组织的各项活动,每次参加北戴河整训期间集体活动我们都坚持结合工作实际创作诗歌、自己编排舞蹈;局机关党委、工会、青工委定期组织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曾经两个“七夕”前分别与沈阳地调所、辽宁省直机关工委组织“单身青年相亲派对”活动;重阳节前夕组织党员干部到敬老院开展“孝老敬亲”活动;连续三年与沈北新区机关工委共同开展“迎新春展望未来茶话会”;每年6.25土地日都与地方政府联合组织开展土地法律法规宣传活动;2015年“冬训”闲暇期间与盘锦市政府组织开展“排球联谊赛”;2016年春节前与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举办“乒乓球联谊赛”;局机关利用节假日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棋牌娱乐、健步走等活动,将党组织、群团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党员干部之家。
(三)确定“双融双促”的新目标,让党建“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党务业务单摆浮搁“两层皮”现象一直是困扰着各级党组织的老大难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我局明确了党务业务“双融双促”的目标定位,通过创新工作方式加以解决,将党组织的凝聚力融入到督察实际工作中,以此激发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如2015年北戴河整训督察成果展示,按照以往常规定式应该是督察室牵头组织,我们大胆调整思路,由局机关党委牵头,各支部抽调思维活跃、创造力丰富、动手能力强的年轻同志组成“成果展示工作小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党组织的凝聚力高质量地完成了督察成果展示作品,受到了部领导和督察同仁们的一致好评;按照这一成功思路,之后我局又相继成立了“督察发现问题清单管理模式工作小组”和“督察评价工作小组”,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督察业务课题攻关,倡导全体党员干部要敢于“亮剑”,善于在督察实践中培养各个方面的小专家,在工作中有分有合,收到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良好效果。局机关党组织的集体智慧点燃了各级党员干部的创新热情,尤其是极大地激发了年轻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迅速全面形成。
三、水到渠成,成果显化,取得弥足珍贵的“三优”成效
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一以贯之地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全面提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一是打造了优良的政治环境。对外,每年“三省一市”秘书长联席会议紧密了与地方政府的高层对接,局领导班子提出的土地督察机构与地方政府要“多交流、沟通,多协商、协调,多理解、支持”的思想已与地方党委政府达成了高度共识。对内,2015年全局“废改立”制度20余项,真正把权力装进了制度的笼子,严明勤廉的政治环境已经形成;确立了“举直措枉”的正确用人导向,优秀干部得以提拔重用、表彰奖励,有效激发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优良的内外部环境使得广大党员干部的心气更顺了,干事创业的热情更高了。
二是锤炼了优秀的党员干部队伍。在党组织强有力的领导下,在优秀党员的带动和感召下,党员干部素质普遍得到提升,并在实际工作得以充分展现。原局机关党委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姜绍斌同志(现任济南督察局副专员)在广西靖西县挂职任县委常委、副县长期间,克服重重困难,为所包扶的南坡乡明学村解决了祖祖辈辈靠天吃水的问题;积极组织开展“敬老月五个一(为父母做一顿饭、洗一次脚、理一次发、洗一次澡,发一条问候短信)”活动;机关第三支部书记杨占国同志争做“齐家”典范,被部机关服务局评为“孝老敬亲”模范;在部机关党委组织的“最美家风故事”征文活动中我局3名同志获奖;局机关第四支部书记夏新同志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悉心接待群众来访,被国土资源部评为2011年-2015年度信访工作先进个人。“修身齐家、为国督察”的理念已根植在党员干部心中。
三是突显了优质的工作业绩。两任局党组为土地督察事业呕心沥血,上下求索。确立了“大督察”的工作理念并认真探索践行“大督察”的工作方式;坚持高起点站位,建立了与省级政府的通报磋商机制;坚持高标准督察,建立东北地区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首次“约谈”督察发现问题严重的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使“约谈”方式成为督察机构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2015年上报督察专报2篇,其中1篇得到李克强总理批示,3篇调研成果得到充分转化。